继贵州的“老干妈”辣酱扬名海外后,日前,川贝枇杷膏在美国成为新晋“网红”,被誉为“东方液体”,一度引发销售热潮。如今,川贝枇杷膏不仅被外国粉丝用来口服,还被调制成鸡尾酒、花草茶,甚至还有人在肉汤里也要加点枇杷膏,令人匪夷所思。
川贝枇杷膏是常见的中成药,有专家称,适当服用川贝枇杷膏确实有缓解流感症状的功用,但并不能预防或治愈流感。而其在美国走上“神坛”,更多是与今冬美国的流感疫情肆虐有关。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单是今年第三周,全美就有人死于流感和肺炎,占同期死亡总数的约10%。不难理解,在恐慌的情绪下,刚好有人使用枇杷膏后见效,就很容易流传开来。
川贝枇杷膏的走红,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疯狂”的板蓝根。年,非典消息一传开,很多人就开始抢购板蓝根,因为传言板蓝根能预防“非典”,一些地方的板蓝根瞬时销售一空。但事后证实,人们有病时吃、没病时也吃的板蓝根,并非传说中解百*的“万能神药”,甚至有一定的*副作用。只不过此次发生地不再是我国,而是转移到大洋彼岸的美国。
事实上,历史悠久的中医药近年来正走向世界,不少西方国家对中国传统医学由“闻”到“信”,许多中医疗法和药物已妇孺皆知,成为其信赖之选。年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个国家和地区。
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外国人对中药的理解仍存有误区,以至于将一些中药当成了传说包治百病的“万能神药”。年初夏,在国内只需十几元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到了国外电商平台一下子蹿到8美元以上,人们不但以其治疗痔疮,还用它治痘痘、消淤血,后来甚至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同样让外国人欲罢不能的,还有在国内只要两三元清凉油,在美国亚马逊上就变成了两三美元。无论是健身过度肌肉酸痛,还是头疼背疼发作,老外们都会拿它来做“马杀鸡”。
“老外”对中医药的认可,对于推广和弘扬中医文化无疑是一大利好。但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因人因病而异,而季节、地域不同,用药也有区别。一旦误用,反而对身体造成损害,不论中外,盲目跟风和胡乱用药肯定不妥,更不可轻易将它们视为医治万病的“神药”。
中医药在国外被滥用,究其根本,与西方民众普遍对中医缺乏科学认识有关。在许多老外看来,中医是一片神秘的迷雾森林,对于内里乾坤并不甚了解,要想传统中医在西方得到更好发扬和传播,与其一味输出中药、疗法,让外国人将中医当成一种“新时尚”,毋宁拨开缭绕的雾气,呈现林中的一草一木,譬如通过开展公益讲座、培训班等方式,面向外国传播普及基本的中医药知识,把更为核心的中医理念、原理和思维模式传播到海外。
文字
孔德淇
责编
戎丽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首发于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大学新闻获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