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用妈妈的嫁衣做油画,2次登上时装周,拒绝
TUhjnbcbe - 2022/8/14 22:06:00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m.39.net/pf/a_4626904.html

「来源:|名利场艺术ID:wh2dian」

提起蓝染,大部分人的印象可能是:传统、古朴,跟时尚不沾边。

而最近有位姑娘,把中国最传统的手工艺送上了巴黎时装周,让外国媒体惊叹!

▲设计师用赖蕾侗布做的时装登上时装周

(图片:ThreeAnimals)

她就是土生土长的侗族姑娘赖蕾。

赖蕾是侗族人,在侗族的传统里,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时刻,离不开一块侗布。

小孩出生时,外婆要拿侗布做孩子的背带,姑娘嫁人时,要拿侗布做嫁衣。

赖蕾也不例外,她是寨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离家上学时,母亲婆娑着双眼,把她领到了一个小屋子里,那里整齐地摆放着匹上好的侗布。

赖蕾母亲说,这是我为你准备的嫁衣布。

“你一离开家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婚,但你要记得,无论去到哪里,我们侗族人,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但当时的赖蕾,不仅不领情,还笑母亲老土,说现代人都穿着白色蕾丝婚纱结婚,若是穿这老土的粗布衣服结婚,怕是会被人笑掉大牙。

到了城市求学后,赖蕾选择了时髦的油画专业,因为没有足够多的画纸,赖蕾把母亲亲手织的侗布全画了油画。

直到几年后,赖蕾想起了母亲的叮嘱,发现所剩的土布不够做一套嫁衣,才追悔莫及。

“等真的没有了,才发现这个东西是多么珍贵,侗族布如此,亲情也是如此。”

但这时赖蕾才发现,会用传统方法做布的织娘,已经不足7人。

或许是出于对母亲的羞愧,赖蕾不忍看到侗族布消亡的局面,于是开始自掏腰包收购这些土布,并尝试把侗族传统文化,推广给更多的人。

然而现实却给她浇了一盆冷水,她欠下万的债,收满几仓库的侗布,却没卖出去一匹。

侗布,曾让母亲视为生命的东西,让母亲一辈子守护的东西,在现代,真的没有价值了吗?

赖蕾不禁反思起来:

她发现大多数不是不喜欢侗布,而是觉得侗布太土气,穿出去会被嘲笑是下里巴人,才不敢去尝试。

想要侗布被人接受,就必须让侗布变得精致起来。

首先就是革新颜色,以前的侗布只有一种蓝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所以赖蕾尝试把蓝做成“二十四节气蓝”。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我们一直在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现在有了天气预报,所有人都觉得二十四节气过时了。”

赖蕾认为,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气候符号,更是一门生活哲学。于是她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在不同的时节染布,把中国24节气染进侗布,还原世界本来的颜色。

染布用的颜料,也极其讲究。

布匹染色的颜料必须用果皮、中药、树根皮等纯草木染料,不含任何化学药剂。

其中蓝靛染料采用深山自种板蓝根为原料,米酒发酵而成,不光天然无害,还有杀*消炎、清热解*的功效。板蓝根从种植、采摘历时7个月,染缸需要每日喂米酒滋养,一年只能染三季。

染出来的布料,用来做衣服,可抗静电、防螨止痒,对皮肤无刺激;做包,韧性强、耐磨扛用。

染色的过程很艰难,赖蕾笑称自己:明明学的是油画,结果成了半个科学家。

因为这些颜色都是新色,没有经验可借鉴,赖蕾只能把每一次的染布,都当成一次复杂严谨的化学实验:染房内挂着温度计和湿度仪,赖蕾就拿着小本子记录种种数据:气温、湿度、风速、浸泡时间、褪蜡温度···

染色只是基础,更难的是织布,从纺线、染色到排线织布,共72个步骤,缺一不可。

而这72个步骤,全都需要手工劳作,手工将线穿晾在竹竿上,直到根根分明,彼此不纠缠,才能上机织造。

织造时采用的套织工艺,需要一只脚同时踩三个踏板,对织娘的技艺要求非常高,因为侗布的没落,现在只有7位织娘会织。

因过程繁琐,每个织娘辛勤劳作一天,只能织出3米左右。

采用这样繁复的工艺必然耗时耗力,但这样织出来的布匹,有着现代机器布无法企及的质感,还保留了棉纤维特性,纹路清晰明显。

因革新了侗布的颜色和工艺,这批新型的二十四节气侗布生产出来之后,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吸引到很多品牌前来合作,其中不乏一些国际奢侈品品牌。

不过,对于合作赖蕾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必须保留原汁原味的侗布工艺。

某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觉得她做的侗布好,想用她的侗布拿来做包,当这群设计师来到乡村侗布作坊后,开始对织娘的侗布指手划脚,让织娘改变侗布的工艺做该奢侈品品牌的面料提供商。

织娘直接怼了回去:侗布有它自己的脾气,你们应该根据侗布的特点来设计包,而不是让侗布改头换面变成你们的面料。

侗布是有家的,但遗憾的是,随着侗布工艺的没落,三宝侗寨的妇女们却没有了家。

她们为生计所迫,只能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赖蕾还记得,自己当年离开三宝侗寨的时候,母亲那婆娑的眼泪。

“当我也到了母亲这个年龄的时候,我才知道当初母亲心里有多么地苦。”

于是,“让母亲回家”计划,出现在了赖蕾的脑海里。

“如果我可以让侗族女性在家门口工作赚钱,不用再背井离乡,我们织娘可以凭自己的手艺赚钱,那样的活法儿更有尊严!”

为了吸引织娘回家,赖蕾在三宝侗寨建立了一个手工合作社,正式开启了“手艺·让妈妈回家计划”。

她的目标是:让一千名织娘,凭借自己的手艺脱贫,做受人尊敬的工匠。

一个包,一尺布,妈妈离家近一步。

让寨子里的妈妈们,看到用手艺来脱贫的光。

好消息是,年,侗族服饰成了国家级非遗项目!

侗族手织包的流传,本身就是一种非遗精神的延续。

但另一方面,无法忽视的现实是,侗族手织包所需要的棉囧手织布,现在只剩7个人会织。

这项非遗手工艺,正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或许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名牌包包,但侗族手织包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面料,更是一种情感的链接。

也许它不够大牌,但一定是最有爱和温度的包包。

之前,我们报道过赖蕾的故事,受到了很多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妈妈的嫁衣做油画,2次登上时装周,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