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组成
《伤寒论》
半夏洗,半升(12g)
*芩干姜人参各三两(各9g)
*连一两(3g)
大枣擘,十二枚(4枚)
甘草炙,三两(9g)
用法功用
古代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主治证治机理
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
本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用攻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谓。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互结,遂成痞证。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腑,其气主降,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上见呕吐,下则肠鸣下利。上下交病治其中,法宜调其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
方解
君药-
半夏:君以辛温之半夏,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
臣药-
干姜: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
*芩、*连:苦寒以泄热开痞。
佐药-
人参、大枣:然寒热互结,又缘于中虚失运,升降失常,故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
佐使药-
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为佐使药。
诸药相伍,使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则痞满可除,呕利自愈。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连、干姜而成,变和解少阳之剂,而为调和寒热之方。后世师其法,随证加减,广泛应用于中焦寒热互结、升降失调诸证。
配伍特点辨证要点
本方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
本方为治疗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升降失常之基础方,又是寒热平调、散结除痞之代表方。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为辨证要点。
方歌
半夏泻心*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
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
(思维导图请签收~)
文案图片|中医通
排版|刘日荷
-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委员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