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大包的药品拎回家,甚至还有人团购。”26日,市民殷先生称,他几天前去药店买药,发现有不少人忙着囤药。
随着春节临近,记者前往市区部分药店探访发现,确实有市民在囤药。对此,药师提醒,不要盲目囤药,很多药囤了未必能用到,过期失效了可惜。
反映
节前不少人竟忙囤药
“春节临近,不囤年货却忙着囤药了。”殷先生说,他因耳道发炎,前几天去小区附近药店买头孢消炎药,被告知㎎剂量的没了,只有㎎的。
殷先生随口问了一句:“怎么会没了?”药店服务人员称主要是囤药的人比较多,还没来得及上架补货。
“在药店待了一会,就发现有人来囤药,单单是消炎药就咨询了好几种。”殷先生说,上前询问,对方压根就没什么病,只是买些放在家中备用。
一位买药的市民告诉记者,最近看到网上传言,退热、止咳、抗病*等药品比较紧缺,担心今后难买,所以来药店多买点。
探访
超量购买的市民不少
昨日,记者前往市区部分药店探访,发现确实有市民忙着囤药。
“这几天好一些了,要实名信息登记,赶来买的人相对少了一些。”市区一药店工作人员称,邗江区针对全区零售药店的退热、止咳、抗病*、抗生素四类药品的购买人要实名信息登记,这四类药品购买的人少了一些。
该工作人员称,在未开始实名登记前,确实有一些市民虽然没有发热等症状,却坚持买一些板蓝根之类的感冒药回去。
探访中,一药店工作人员表示,一些市民不仅线下囤药,甚至线上还囤一些治疗脚气、皮肤病之类的药物,来咨询和药店买的药能否一起用。
提醒
存在滥用误用的风险
“常吃的慢性病药可以备一些,其他的没必要囤,尤其是处方药。”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富宏表示,囤的药大多未必用得上,药品也有有效期,过期了不仅浪费,丢弃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富宏表示,就药品而言,在进入人体内发挥其药理作用的同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副作用,部分药品还有一些禁忌要求,如头孢类药物,服用期间不能饮酒等。感冒了也不是什么感冒药都可以服用,要对症吃药。
囤购回去的药物,也存在盲目使用甚至滥用的风险。如板蓝根就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它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味苦性寒,脾胃虚寒的老人、儿童等患者慎用。
另外,针对部分市民担心一些常用药品短缺的传言,记者就此咨询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药品市场供应正常,市民不必恐慌囤药。
记者孟俭文/图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