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板蓝根”大王离世后,收入超千亿的“商业巨轮”,将向何处去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全球性疫情的蔓延,我国中药文化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在这些产品中,像大家熟悉的板蓝根和艾草,更是在超市药店中成为一些供不应求的中药产品。
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药板蓝根,也让大家更加青涩。追溯到年SARS期间,板蓝根曾一度成为全国防治SARS的重要中药。但是不要小看这包小板蓝根。本品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不仅对心脑血管有很大的疗效,而且还具有消肿解毒的功效,对各种流行性感冒也有抑制作用。
药品市场上,有人因制造板蓝根而赚到巨额财富,由此创造了医药行业的神话。而且这个人,是著名的板蓝根大王徐镜人。徐镜人是江苏泰州人,20世纪40年代出生,但他的发家史却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徐镜人那时二十岁,就在部队服役。自徐镜人退役后,于年开始创业。
那时,他发现自己的家乡有一家不起眼的小药厂,但一眼就看中了那家药厂,以为这家药厂就是他能在这个药厂上大显身手的好平台。因此,他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赌到了这个小药厂,并开始在这个药厂里做大生意。起初,在接管这个药厂的过程中,他以军人的严明作风,裁减人员,接着从管理层开始,加强了整个药厂的管理,最后逐渐扩大了药材的来源。他那小小的制药厂在他的精心经营下渐渐有了起色。
一九八五年,这座徐镜人小药厂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扬子江制药厂。并且使徐镜人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有两个机会。最初的机会出现在年,上海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甲肝疫情。许多人为了预防这种甲肝大流行,纷纷到药店大量买到板蓝根,这也就在一时之间,整个板蓝根的价格都飞涨起来。在上海各地,由于大量囤积板蓝根,导致板蓝根严重短缺。
此时,扬子江制药企业接到一份万包板蓝根的大单。就他当时的小生意而言,这张单子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拿到的,但徐镜人一咬牙,把这张单子给接了下来。他和工人们日以继夜地工作,以便能迅速地完成货单。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硬是从自己的小生意里生产了整整万包板蓝根,而且交货期也很长。
从此,徐镜人获得了“板蓝根大王”的称号。而且在年的SARS期间,板蓝根就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为有效预防SARS,人们纷纷囤积板蓝根,在这段时间里,徐镜人再次带领工人们加班加点奋战一线,目的是为了让全国人民及时有效地用板蓝根。
正是在他的这种努力下,扬子江制药公司逐步发展壮大,年,杨子江制药企业拓展了产业链,并一跃成为国内年营业规模超过百亿的药企。有人士提议杨子江药企直接上市,但被徐镜人拒绝,坚持自己企业不搞合作、不搞上市。又由于他的这一“保守”做派,杨子江企业发展虽未迅速扩张,但并未迅速收缩。扬子江制药公司在保守的经营理念下,不断发展壮大。
年度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徐镜人的资产已达70.6亿元,居全国富豪榜第91位。胡润富豪榜上,徐镜人的资产已达亿美元,而此时他更是一跃成为国内富豪的第五十七位。不过,就在人们以为徐镜人将带着扬子江制药公司越走越远的时候,没想到,去年,板蓝根大王突然离世,那么营收超千亿的商业巨轮将何去何从?
事实上,徐镜人育有一子一女,但按照传统观念,儿子是最有可能接任扬子江制药企业的。一九九四年起,徐镜人的儿子徐浩宇就在扬子江工作,至今已有27年之久。27年来,徐浩宇同样取得了飞速发展。所谓“虎父无犬子”,相对于父亲的保守,徐浩宇更具当代人的眼光,也更有开拓精神,他并不排斥上市,这与他父亲的理念大不相同。
今天的扬子江早已成为拥有2万名职工,三百多项品规,年销售突破亿元的综合性大药企,而徐浩宇则在后续的访谈中表示,自己在以后将会扩大产业链,并在医疗器械领域取得突破。
但是,这样一个大企业将何去何从,的确是令外界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