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9/14 16:30:00
中新网甘肃新闻12月15日电(张永琰彭昱)兰州市榆中县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融合”,全面提升乡村品质、实现乡村共兴共融、共富共美,在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榆中的蓝图中泼墨绘就一幅“井井有条、生机勃勃、处处皆景”的“千里江山图”。图为榆中县乡村一角。稳中有进地发展生产,实现村强民富产业兴12月7日,一场生动的种植技术培训在高墩营村顺利召开,该村余名青年农民参加了辅导培训。培训中,榆中县农技中心蔬菜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杨海兴通过鲜活的事例、准确的数据,结合榆中县农业产业发展,为全体参训人员详尽辅导了蔬菜生产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的防治、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内容。培训会后,榆中县农技中心还为蔬菜种植户无偿发放价值6.3万元有机肥料袋。“通过参加这次培训班,我收获了蔬菜生产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给我们增加了搞好蔬菜种植的信心。”参加培训的高墩营村村民钱军虎说。近年来,高墩营村立足资源及技术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引导群众不断扩大高原夏菜及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建成占地亩的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率先试验“尾菜”治理堆肥、沤肥技术,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建成设施农业大棚座,种植草莓、圣女果、火龙果、花卉等50余亩,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预计年人均年纯收入达1.8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92万元。窥一斑而知全豹。榆中县聚焦兴村富民,大力发展以“牛羊菜薯药”五大特色产业。菜薯药特色产业面积达到68万亩以上,畜禽养殖量达到万头只,肉蛋奶产量达到4.7万吨。通过“菜单式”整体布局,争取资金万元,实施村集体发展项目22个,至目前,个村集体经济均收入达到23.82万元,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5%。矢志不移的擦靓生态,打造舒适宜居好环境“冬天风大,把树叶和作物秸秆吹得到处都是,得勤扫着点儿才行。我们村现在打造和美乡村,环境卫生绝对不能拖后腿。”进入12月,天气日渐寒冷,马坡乡河湾村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岗位保洁人员王小燕,早上八点准时上岗打扫村主巷道卫生。“现在村庄变美了,环境变好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因为村子离兴隆山近,夏秋游客很多,村里有的群众就摆摊卖点农特产品,算是吃上了旅游饭。”谈起村里的变化,王小燕无不自豪。河湾村探索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以“爱心超市”积分换物为辅助,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和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干净整洁的街道、美丽惬意的环境,让人置身其中体验到别样的“南山”乡村风情。榆中县坚持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问题着手,开展以“亮家丑比担当、亮牌子比作为、亮成绩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亮三比”活动,从平面、立体、空间全方位整治农村环境。同时,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座,农村清洁能源改造户。通过农村公厕、垃圾站点、取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县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普遍提高。不断丰富的文化生活,塑造政通人和新气象12月5日,榆中县在县健身广场启动了“12·5”国际志愿者日暨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文明实践集中性示范活动。“现在农忙时间过了,每天晚上村里的小广场上人来人往,想散步有操场,想活动有健身器,喜爱跳舞地找块空地跳上几曲,特别放松。”金崖镇黄家庄村书记介绍说,“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该镇文化站还结合‘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派人到村里指导。如今各种业余文艺宣传队活跃在村社,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生活气息。”这仅是榆中县和美乡村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榆中县围绕“文化进万家旅游迎新春”“我们的节日·春节”等主题,开展以“赞颂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文化进万家系列文体、旅游活动。先后举办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文化节、网络展览等各类主题活动0场次,利用精彩纷呈的“线上+线下”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了解历史、品味地方文化。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硬件逐步完善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乡村文明风尚等软件,实现“口袋”和“脑袋”共富。百业俱兴的生意活力,绘就农旅融合好光景走进冬日的马坡乡哈班岔村,层层远山之间,科技范十足的太空舱民宿用钢梁托起,“悬”架在山野之间,为整个山村增添了浓浓的科技时尚元素。太空舱民宿是在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通过模块预制化生产安装而成。走进太空舱民宿,卧室、淋浴间、卫生间、活动阳台等精巧布置,空调、灯饰、窗帘、投影仪等设备一应俱全。游客在室内透过玻璃钢幕墙,既能欣赏远山美景,又能体验田园风情,还能享受到特色美食牦牛肉火锅、炖羊肉、大盘鸡。附近依山而建的星空营地,可“晨起听鸡鸣,暮归看斜阳”,野趣与休闲兼具。“景区旺季周末游客接待量每日在到人次左右,研学活动当日,板蓝根植物扎染,鲜花拓染,采摘沙棘,徒步登山,挖土豆等活动吸引了多个家庭,全天接待量近人次。除了篝火晚会,烟花秀还有后备箱市集等消费新场景,吸引不少游客选择来哈班岔开启两天一夜的微旅行。”大象文旅负责人进文杰介绍道,“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这里发展?我们计划在保护现有村落纹理、保护农民耕地、保护森林等情况下有序地发展。主打‘绿色、生态、休闲、静音’。”趁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马坡乡按照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以“省道线和兴黄公路”旅游廊道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哈班岔投资万元建设木栈道、防腐木栏,建设星空宿营基地项目,计划配置星空帐篷20顶,探索实验发展设施农业8亩,投资42万元进行村庄内巷道护坡整治。今年以来接待周边游客50余万人,实现旅游增收0余万元。无独有偶,李家庄村按照“村党总支统一规划、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农户负责建设种植、企业化运营销售”的方式,改建新建设施农业大棚座,建成了集农事体验、休闲采摘、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带动户农户种植草莓、圣女果、番茄、樱桃等精品果蔬,每座大棚的年收益达到了8万-10万元,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该村还依托企业建立电商服务平台,组建同城配送物流团队,提供鲜食24小时到家服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对没有能力自己发展的脱贫户,吸收到产业园区务工或从事物流配送等工作,人均工资收入达到了3.6万元。通过引入企业运营,显著提升了全村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效降低了农户市场风险,实现了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