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其蓝,就是蓝染所需的蓝草
蓝染,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
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
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从生活用品到艺术创作
以天然的植物染料
给纺织品上色
一切取材源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今天,跟随记者一起走进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
丁亮蓝染艺术大师工作室
↓↓↓
走进非遗蓝染
走进丁亮的工作室
创建于年的
丁亮蓝染艺术大师工作室
是教育部认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也是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
文创艺术人才工作室
丁亮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非遗研究中心负责人
兼艺术设计系副主任
他从事非遗和
设计学研究二十多年
他的非遗艺术作品
先后获全国
上海市等各类级别大赛多个奖项
“蓝染本身就是生活类的非遗,从古代开始就是一种劳动技艺。”丁亮表示,他在大学的课程中接触到蓝染的课程,年后从国外访学回国,他重拾旧学,开始了非遗蓝染技艺的“复兴”。
非遗蓝染
包括贵州苗族的蜡染
云南白族的扎染
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
贵州的布依族的枫香染等
在上海也有本地的蓝染
丁亮告诉记者,药斑布作为上海市本土非遗项目,“以灰药涂布,染青,名‘药斑布’”。这种蓝染是以传统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蓝印花布、花布等,距今已有一干三百年历史。丁亮蓝染艺术大师工作室已经把上述多种蓝染的技术都完全恢复了,如今将其运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
这间工作室不仅展览了
用于蓝染的制作工具
包括蜡刀、蜡炉等
而且,还有一面墙
展示了种中药材
都是用于蓝染的材料
此外,不同的蓝染技艺、渊源
蓝染的历史脉络
被一件件珍贵的作品诠释
染料、工具需要维护,染缸更是如此。丁亮“养”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这口缸,是通过白酒和板蓝根搅拌均匀制成,“这口缸已经维护了近十年。”他表示自己不能出门太久,不然心里一直会惦记着要定期“养缸”,最少隔天就需要加入定量白酒和板蓝根,再用竹竿均匀搅拌。
“传承”与“创新”
非遗蓝染走进校园
非遗文化是一种创造
而留住传承,就是留住历史
近年来,杨浦区积极
推动开展“非遗进校园”
邀请传承人走进中小学课堂
传授非遗技艺
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非遗蓝染也走进了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在这间工作室里
摆放着许多学生作品
包括“建党百年”红色主题
还有敦煌主题非遗蓝染作品等
“非遗进校园”从引领学生开始
为推动非遗蓝染在社会上的普及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都起到了重要影响
“传承是一种实现路径。”丁亮认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重要目的是发展、是创新,需要通过传承带动创新。同时,更要科学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能因为创新就失去本应保护的原始文化本质。
非遗渗透了
中国劳动人民对待社会
对待劳动、对待职业的
一种思考方式和人生态度
通过亲身体验非遗蓝染
可以感受古人的
技艺制作和生活方式
“希望我们现代人能够通过非遗蓝染,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这种智慧。而且,不同的非遗蓝染,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的整个的社会生态,更反映了当地的文脉。”丁亮表示。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