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有药材一年上涨超8倍
去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普遍大幅上涨。根据中药材信息平台“药通网”数据,年至今,中药材大盘指数上涨超过30%,而此前三年上涨了约10%。具体到各药材品种,有超过50种中药材的价格在年翻倍,其中白扁豆上涨超过%,地*和旱莲草上涨超过%。
而据中药材统计数据,年1月1日,中药材综合指数(个构成品种)相较于去年同期上涨10.77%,多个中药材品种市场价格年涨幅超过%。其中,六味地*丸的主要原材料熟地*在国内主要中药材市场的价格年涨幅都达到%或以上。
多因素叠加导致药材涨价
第一,年以来,与疫情相关的药材价格开始上涨,比如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胶囊(颗粒)等中成药均被列为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
第二,同样是受疫情影响,大量通关口岸关闭,跨境物流受到极大冲击,一些进口药材无法运输到国内,像白豆蔻、马钱子、胡椒这些进口较多的药材价格开始上涨。
第三,中药材价格具有周期性,前些年高价刺激下药材生产过剩,导致年前后药材多年维持低价状态,持续低价又会导致减种,减种之后价格就又开始上涨。中药材价格呈现出“涨三年、落三年、不涨不落又三年”的周期性特点。
第四,受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种植成本上升影响。最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如低温、干旱、洪涝等,导致一些药材减产,从而引起价格上涨;同时最近几年种植成本和采收成本也在上涨,相应的药材价格也会上涨。
第五,受中药材质量监管力度加大的影响。年7月,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颁布,并于同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随着新药典颁布实施,合格的药材成为用药单位的首选,因为重金属、农残、硫磺、灰分等问题,合格的药材价格上涨,不合格的药材价格下降,不同品质的药材价格也拉开了距离。
第六,中间商惜售囤货。因为药材价格不断变化,有赚钱效应,一些资金就会介入这个行业,囤积一些药材,就像股票一样,惜售心理较重,越涨越看好,越涨越舍不得卖,越不卖供给越不足,从而推高价格。
中药材涨价对药店影响几何?
牵一发而动全身,中药材涨价将导致中成药涨价,大药企已率先行动。不久前,北京同仁堂下发价格调整通知,将旗下安宫牛*丸(3g*1丸/盒)的终端销售价格从元提至元,涨价幅度约为10%。与此同时,九芝堂也向客户下发调价通知,将旗下安宫牛*丸、六味地*丸、逍遥丸等在内的21个品规中成药供货价或建议零售价上调,调价幅度在6%-30%不等。
中药材、中成药普遍涨价,某些治病用的刚需品种,销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影响较大的是保健养生品种。对药店而言,会影响产品的利润率,而利润额一般不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有所提高,但是整体需求,尤其是养生保健类的需求可能缩减,让药房的整体收入下降,影响药房的整体经营。
有些企业担心市场份额受损,仍保持原价,这会侵蚀药企部分利润,这导致厂商给药房的支持会减少,会导致厂商资源会更向大连锁倾斜,这对单体药房和小连锁尤其不利。
仁方堂大药房中药材仓库连锁药房该如何应对?
1、尽量准确判断价格走向。
中药饮片的市场价格涨跌不定,看似变化无常,实际却有迹可寻。中药材属于农副产品,价格涨跌与气候、种植成本、收成以及农户对市场信息的判断有直接关系,同时受突发疫情、医疗需求等影响。此外,药材囤积、炒作等人为的市场行为也会导致中药材价格涨跌超出正常范畴。药店采购部门如果不能准确判断出某类药材的价格走向,便无法制定出合理的采购量与采购时间表,或者让企业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者导致缺货,而要想提前预知产品价格,则必须及时掌握上述信息。
2、药店要做好供应商的管理。
要尽量与直通产地的大供应商合作。首先,大供货商与药材产地有直接而密切的接触,能提供药材产地的气候变化、种植量、收成、市场需求量等准确信息,对价格走势更敏感。其次,大供应商药材质量有保证,而且大供应商囤货较多,价格上涨有一定的缓冲期。
3、为保持中药材价格的稳定与质量,一些有条件的连锁药店可自建中药材种植基地。
4、利用药材涨价这一热点事件,做反向营销。
如用各药店大涨的某一两种中药材,本店大力宣传不涨价,为药店导流,在老百姓心中形成本药房药价便宜的印象。或联合厂家搞促销活动,价格提升的同时实施优惠让利活动,减轻涨价带给顾客的影响。
仁方堂大药房中药柜中药材涨价,对有些企业而言一把双面刃,刚需品种的利润和毛利额有可能会增加,而非刚需品种的需求将下降,并可能导致厂家因利润压力的缘故导致*策减少,有人欢喜有人愁。
实力雄厚的连锁反而可利用这一点,积极宣传,化不利为有利,打击竞争对手,帮助自己在竞争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