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一神药蒲地蓝走下神坛保障儿童用药安 [复制链接]

1#

日前,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追风透骨制剂和蒲地蓝消炎制剂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年第77号)》。在公告中明确指出,蒲地蓝消炎制剂对于孕妇和过敏体质者、脾胃虚寒者需要慎用。而且公告要求药品生产厂家,对药品说明书进行修改。例如在关于药品不良反应一栏中,明确注明,该制剂有以下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乏力、头晕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在禁忌一栏中注明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等。

众所周知,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蒲地蓝几乎成为很多家庭的常备药,不仅是孩子,很多孕妇、哺乳期的妈妈出于对头孢等西药副作用的担忧,也把蒲地蓝作为消炎的首选用药,蒲地蓝几乎化身“神药”深得信赖。如今,国家药监局这一通知,无疑让“蒲地蓝”这一神药走下神坛。

儿科专家认为,此次明确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可以有效避免擅自给孩子滥用药物的行为。此外,还有儿科医生表示,家长常开板蓝根预防感冒,完全没有必要。儿童很多病,早期的表现都为感冒,无法分辨,一定要专业医生诊断后,再用药。

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未知的药物,本身是存在风险的。而“蒲地蓝”之所以能成为“儿童神药”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医生们在明知该药存在风险,为何会滥用?这一事件,再次将儿童安全用药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事实上,蒲地蓝只是冰山一角。今年年初,一种名叫“匹多莫德”的药物在巨大的质疑中走下神坛。医院药师冀连梅发文“一年狂卖40多亿(元)的匹多莫德,请放过中国儿童”,“炮轰”匹多莫德“目前国内缺乏高质量可靠临床研究证实匹多莫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呼吁行业主管部门严格监管匹多莫德。该事件也将矛头指向儿童用药安全问题。

有专家认为,儿童安全用药的问题从根源上讲,首先是儿科医生短缺与儿童就诊需求的不断增大导致,其次是儿童用药市场的特殊性决定。市场不平衡、保护力度不足,儿童药品研发不足……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儿童用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达到4倍,但儿童专属药品占比却不足2%。全国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仅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也仅有30多家。

正是由于目前我国儿童药生产的厂家较少,儿童药专用的规格剂型也有限,才导致很多疾病患儿无药可用,或者儿童用成人药的无奈。

此外,父母缺乏医学常识。凭“感觉”“经验”给孩子用药的现象屡见不鲜。统计数据显示,31%的家长曾把成人药品调整剂量给孩子吃,42%的家长在给孩子吃两种以上药时不注意药物的有效成分。应该说,儿童的安全用药绝不单纯在于药物本身、开药的、或者是吃药的,儿童的家庭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尽管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儿”*策,力争从医药全局角度部署解决儿童安全用药问题。但从企业层面来看,国家*策带来的产业推动还没有落到实处。

曾有媒体引述葵花药业董事长关彦斌的话指出,一些非常好用的儿童传统药存在不好吃的通病,企业计划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剂型及口味的改变,以提高儿童的接受度。“目前看这种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的改变口味、改良剂型,虽然在审批*策上已经获得快速审批的认可,但在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实施。”

众所周知,儿童药的研发主要障碍是临床试验和研发投入。从临床试验看,几乎没有母亲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承担临床试验的风险,这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难题。此外,儿童药研发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利润薄、要求高,如普通新药需要10至12年时间,而儿科新药则需要14至16年。况且儿童用药生产具有批量小、批次多、工艺相对复杂等多个特点,儿童药在生产设备、质量控制、技术投入等并不比成人药少,甚至有的方面投入更高,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目前儿童药的定价原则是以药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多少为基准,而儿童药有效成分含量远低于成人药,相应售价就要低于成人药,使得儿童药在定价上不具备明显优势。”因此,企业研发儿童药的热情并不高,儿童药的生产厂家也为数寥寥。

此外,据了解,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儿童药品尚未纳入医保,患者父母因此更愿意购买医保中能报销的“成人版”,反过来,市场占有率很小的儿童药品,又进一步影响了药企生产儿童药品的积极性。

从这个角度出发,“儿童神药”的生成机制是存在的。然而,一个“蒲地蓝”走下神坛,其它的呢?

近几年,对于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提出质疑,已经有越来越普遍的趋势,也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情景。因为,大多数作为外行的使用者不了解某些医药知识,却又十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