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圆梦2020,以奋进之姿赴时代之约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让您五一不白过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250419/a2vexef.html

1月14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省政协委员再度聚首贵阳,调整好表针方位,即刻进入“两会时间”。

一年前,省委书记孙志刚说:要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

一年后,贵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济增速有望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全面完成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农村产业革命取得重大突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5%,24个贫困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脱贫脚步越来越近,千年梦想触手可及。

年是大考之年,是对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考、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考、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大考。

如何答卷?

且听:贵州大地号角嘹亮,战鼓催人,大潮涌动,风生水起。

且看:干部群众以近乎于倔强的执着和坚韧,正全力撕掉贫困标签,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的征程。

且赞:万贵州儿女挺起铮铮脊梁,共赴夺取脱贫攻坚全胜、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时代之约。

决战——必胜之志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这攻坚一线的铮铮誓言,成为“贵州力量”的最好注脚。

澎湃动力从何而来?省政协委员、毕节市大方县长石镇政府副镇长余学伟语气坚定,“这是贵州干部群众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行动见证担当。”

“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让长石镇农业产业焕发勃勃生机。”余学伟说,林地种天麻,坡地种花椒,平地种猕猴桃,加上两大特色李子和面条,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又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各展所长。每一户贫困户都发展一项主要产业,每一位扶贫干部都把汗水洒在田间地头,大家怀揣必胜之志,协力同心,誓斩千百年穷根。

年,长石镇顺利“摘帽出列”,好多乡亲们都哭了,又笑了。

“已经摘下的‘穷帽子’,不可能再戴回去。”长石镇巨石村村民肖义刚原本是一位餐饮店的小老板,6年前因为脑卒中差点“因病返贫”。

不甘被贫困束缚,肖义刚向当地致富带头人“取经”,种植下10亩猕猴桃。第一年下冰雹,把树苗砸坏不少,第二年贷款养树,第三年试挂果卖了多元,他信心满满认为第四年可以大丰收,没想到这一年连续下三次冰雹,颗粒无收。

“眼泪都流干,可没想过放弃。”肖义刚回想起那段经历,声音哽咽,“穷怕了,不想再过穷日子,咬紧牙关也要干。”第五年,也就是年,10亩地猕猴桃丰收,他卖了10万元,一下子成为远近闻名的“猕猴桃大王”。现在,有五六个人跟着他学技术,肖义刚计划在今年把猕猴桃养殖地扩大到四五十亩,大干一场。

远大目标与贫弱基础,光明前景与艰难前行,发展豪情与现实挑战,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贵州干部群众的血脉与神经。变强、变富,发展的强音在落差与冲撞中,呐喊出来。这声呐喊,将这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山区省份凝聚起来,催生了齐心协力、同风共雨的强大合力,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必胜之志,并以无数感人的细节和执着的坚守,给予我们新的震撼。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决胜——奋进之姿

从战天斗地的产业革命到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从众志成城的一鼓作气到深谋远虑的统筹兼顾,从厉兵秣马的如虹气势到披荆斩棘的一线鏖战,决战决胜始终贯穿着贵州的每一个时间刻度,彰显着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阐释着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

“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因千万个驻村干部的真情故事而鲜活;奋进,奋进,再奋进的豪迈之姿,为跨越发展增添着理性厚度。

省政协委员、兴义市文化馆国家一级导演韦家秀从年7月26日开始驻村帮扶,与兴义市泥凼镇金竹凼村的村民同吃同住同发展,脚步走遍18个村民组户,她最关心的是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怎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脉相承,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农村兴旺、农民富裕的问题。”韦家秀计划在年里,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金竹凼的村民都吃上“旅游饭”。

毫无疑问,美丽乡村的振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塑,群众奋进脚步的加快,已然让“全面小康”理念深植于贵州的肌理。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需要真情更需实劲。

省政协委员、榕江县医保局副局长杨昌梅对口帮扶榕江县平江镇。这里青山如翠,碧波荡漾,古色古香吊脚楼是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但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健康水平,人畜混居的情况必须“清零”。

作为扶贫干部,她敲响一家家吊脚楼木门。“我给阿妈们讲,人畜混居容易生病,我们先要有健康的身体、舒适的环境,生态饭、旅游饭才能吃得上,吃得好。”在杨昌梅苦劝之下,当地村民一起动手扮靓村寨,原来吊脚楼下方的猪圈、牛圈都改造成厨房,牲畜另住“单间”,环境好、生态美,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块招牌”。与此同时,平江镇大力发展短期效益明显的板蓝根种植和长期效益高的黑毛猪养殖,前景喜人。

“现在走进黔东南,奋进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态度,大家把自豪之情转化为奋进动力,定要干出一番模样。”杨昌梅满脸兴奋,溢于言表。

在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每个人、每个岗位都是奋进的主角;乡村振兴蓝图中,每块田地、每道山脊都有不屈的力量。

我们踏山而歌,面对困难步履从容;我们奋勇前行,分享创造的美好与成就,也直面途中的挑战与考验;我们决胜,定要实现贵州各族人民群众世世代代的夙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圆梦——时代之约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贵州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成就,在“贵州速度”跳跃的数字中迈开奋进的脚步;群众,在“贵州时间”铿锵的报时声中,感受前进的辉煌。

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谭治星谈及他眼中的辉煌,就是三大考:一考脱贫攻坚,二考全面小康,三考圆满收官。

“作为民营企业界的‘考生’,迎接大考,我们有信心在民营经济领域作出更大贡献,让‘考卷’再添一道红勾。我们享受着这个伟大时代的丰富赠予,必不辜负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谭治星说。

使命召唤,战鼓催征。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不能耽误。我们正坚定不移的突破与攻坚,再硬的骨头,也必将被啃掉,刻印下贵州干部群众一往无前的足迹。

相约,我们用脚步丈量梦想的轨迹,用实干书写胜利的篇章。

相约,我们一同勇担重任,一同实现承诺,一同分享荣光。

相约,我们共赴时代之约,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撰文摄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