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医疗 http://www.txbyjgh.com/随着“房住不炒”持续加压,加之世纪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从去年开始,楼市似乎就逐步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据国家统计局4月18日数据,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亿㎡,同比降幅达到13.8%;住宅销售额更是下滑了25.6%。好家伙,量在降,价格更在降!你嗅到楼市的寒意了吗?
那么,当前楼市的冷淡,是否会让你想起五年前楼市的热火朝天?
笔者当年还在重庆读大学,依稀记得,从最开始沿江、商圈等地段,到全城抢,购房者们清晨四五点排队,尤以大平层、公园房为甚,大家就像打仗冲锋一样无所畏惧地向前向前,甚至笔者也随了一波大流。在那时的大背景下,再多唱空分析都已经不重要了,一律被人们视为废话,因为一天一个样的房价骗不了人,大妈大叔大哥大姐们只知道一句话,那就是:买买买!
当然,同为西部大城的邻居成都市,老铁们购房的热情也不遑多让。于是乎,成都祭出了限购大招!限购!限购!但是重庆主城呢,并没有出台类似从量上调控楼市的政策,而是采取本地户籍,或三年以上本地社保等要求,杜绝了炒房团的入驻,注意是杜绝了炒房团;也并没有对本地居民采取“限量购买”的方式。
由此,两套截然不同的模式出现了,也产生了两个奇怪的现象。第一个,是云贵川三省的人都在往成都跑,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再加上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没理由不看好成都,于是成都楼市越限越火,房价也越炒越高(三年从均价-)。第二个,重庆楼市却在火了一小段时间后,变得不瘟不火了(三年均价--)。论城市体量,老重庆区域九区十二县(2.1万亿)仍然高于成都约亿;主城核心区即主城九区,均价在年初也与成都在同一段位,但经过年初-年末两年多的时间,却落后了成都城区一个身位(约元每平米)。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1、购房者的不理智。这个是普遍存在的原因,大家都一股脑儿地觉得房价肯定会一直上涨,过去,城镇化为房地产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全国各大城市的楼市长牛,让“万元房产永不倒”“房产神话”深入人心。故而,在地产火爆时期,人们会直观觉得是超大、特大城市的虹吸和人口吸附力导致房价上涨,城市体量和未来空间配得上这个房价,再加上中介和开发商的煽动和怂恿,购房者们于是就争先上车,目的当然是享受房产稳健增值,而买的人一多,就更是加剧了这一效应,因此造就了房价飞速上涨的神话。
2、限购引导了更多人房价将要大涨的预期。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成渝房价走势上。限购令(成都楼市调控模式),说直白点,就是涨太快了,快停下,你别买就不涨了!目的是为了压制需求端,进而降低房价。那么大家会怎么去理解?人们往往是逆向思维去理解一件事,他们会想成,因为房价还有涨的空间,房子供应不上了,所以才限制我买(注意,这里在大众理解上,就从压制需求变成了供小于求)。但是,只要房价还会涨,那我不买别人是不是一样买?我不买岂不是亏了?所以是不是趁还有买房的名额,赶紧买下来呢?因此啊,就出现很多人,特别是刚需一族不顾一切也要赶上最后一班地产车。包括配套实施的首付比例提升,也让很多准备购买改善性住房的人担心换不起房,而赶在限购限贷前赶快买,这样一来,反而加剧了楼市热度,于是楼市在“限购”下持续大火。
而重庆因为并没有实施类似限购限贷,反倒给人以“楼市供应充足,供大于求,随时买都一样,还不如观望观望”的想法,加之户籍、社保验证杜绝了外地炒房客,削减了潜在购买群体。于是大家在看到房价上涨后,会更趋于理性的观望,而不是抢房,这样一来,楼市就成了相持战,给大家直观看到的,就是房价快速上涨后,转变为了震荡下行。
3、土地价格、建材价格上涨的因素。也势必会导致房价的上行,毕竟商品房虽然过去作为了投资的市场,即“楼市”,但其本质还是商品,商品基本上是不可能低于成本价销售,因此成本的上行,最终还是会转嫁给房屋的消费者,即购房人,直观表现就是房价上行。
4、土地财政、经济复苏等原因。房地产一直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之一,一度占到GDP的近40%!房地产捆绑了金融、建材、装修装饰等一大批相关产业,因此,过去没人向房地产加重荷。加之年金融市场波动,全球经济大背景下,必然要实行货币宽松,通货膨胀的预期,让楼市成为大宗资金的蓄水池,和资产保值增值的避风港,一度让“不买点砖头,手里的钱就变成纸了”成为一段时间内大家坚信的事实。
最后是国人喜欢跟风,连板蓝根、连花清瘟都能因为某些消息而全民哄抢,更何况还是金融机构背书、GDP支柱的房子!可惜,历史无数次表明,跟风是不会有好结果,至少不会走在时代前列,于是,在楼市这个大市场中,很多人均是在年前后高位接盘。
因为现在,左右楼市预期的不再是上述原因,相反,由于年以来的强力调控,虽然当时调控的效果还并不太明显,但经过长期的坚持,调控终究会在市场上明显地被体现出来。同时受到疫情的冲击,收入下降导致购买力的收缩,许多前期积累的楼市获利盘也急于降价出清,因此,这一两年房价一降再降,出现了开篇的统计数据。
可以说,市场已经从之前强势的卖方市场,突然变成可以讨价还价的买方市场了,甚至于,类比限购限贷所产生的群众心理误差,当前密集发布的房产救市措施,也会给大家以一种“房子快卖不出去了,我给你降点价,请大家赶紧买!”的错觉,一旦形成类似市场预期,人们更愿意再等待等待,于是楼市成交将进一步放缓,直到最后的冬至。期间,势必会淘汰一批诸如恒大之类的高负债房企,负债越高,它对资金流的要求更高,也更易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
但是,只要冬天过去,春天还是回来,因为市场低迷,制约了房企拿地、投资热情,新开发面积减少,会加速库存的去化,使得供需更趋平衡,价格也将会向理性回归。主要原因是,一、适宜开发地块越来越少,土拍地价上行将是大趋势;或是拆迁拿地,拆迁成本也不比土拍拿地低;二、建材、人工价格的逐年递增;三、货币购买力的自然贬值。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楼市的未来预期是:经过震荡盘整之后,保持稳定,并以与经济相适应的幅度逐年温和上行。通常情况,楼市从寒冬到春天约为60个月左右的周期,让我们拭目以待!
您怎么看楼市的未来预期?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您想了解的财经知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