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为大名鼎鼎的板蓝根,药用价值不用说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此为大名鼎鼎的“板蓝根”,药用价值不用多说,若野外遇见,别不认识

昨天,写了诗经中的染色植物蓼蓝,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一种“蓝”。

战国时期荀子的《劝学》,上学时就已背得滚瓜烂熟,“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在中国,关于“蓝”的历史故事,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无论是在染色还是药用方面,“蓝”都在历史的舞台上发光发亮,而菘蓝便是其中之一。

说菘蓝,不一定广为人知,但要说板蓝根、大青叶,那就是大众所熟知的家庭常备药了。非典时代,板蓝根大青叶可是紧俏的宝贝,即便是在平常的日子里,板蓝根大青叶中药制剂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抗病*治感冒常用药。

菘蓝,为十字花科、菘蓝属二年生草本植物,第一年长出绿色带柄的基生叶,叶片长圆状椭圆形,第二年抽苔开花,跟同科的油菜花十分相似,若是成片生长,同样具有*色花海的迷人景色,所以人们常会把它们弄混。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油菜的果实是长角果,种子多达数十粒,常被加工成菜籽油;而菘蓝的果实是短角果,种子仅有寥寥几粒。

菘蓝的根叶都可入药,所谓板蓝根,就是菘蓝的根;所谓大青叶,就是菘蓝的叶子。简单地说,菘蓝是一体三用:菘蓝的干燥根入药,称之为板蓝根;菘蓝的干燥叶入药,称大青叶;菘蓝的根茎叶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颗粒,称为青黛。它们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所以药性、归经、禁忌大体都相同,只不过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而板蓝根长于凉血利咽。

对于大青叶,李时珍说:“其茎叶皆深青,故名”。有清热解*、凉血之功,可用于热*引起的高烧、出血及咽喉肿痛。板蓝根,味微甜,后微苦,有类似萝卜干样气味,可清热解*、凉血、利咽,为治疗病*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等病症的要药。

此外,菘蓝有个不太广为人知的用途就是含有天然色素,可以用来染蓝色。因可染蓝色而特称之为“蓝”,又因我国古代把白菜、油菜一类菜蔬称之为“菘”,而且它们都属于十字花科植物,所以便有了“菘蓝”的名字。

想象一下,记忆中的靛蓝老粗布或被褥及衣衫可能都是来自于菘蓝的天然颜色。菘蓝既可药用,又实用的一种植物,所以也就不奇怪平时路过郊野乡村时,视野里常常有一小片植株高大、小花密集的*色亮点匆匆滑过。当然能够成片成片地生长,多为人工种植。

关于板蓝根的药用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蓝”。据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蓝实(果实)味苦,寒。主解诸*,杀蛊蚑、注鬼、螫*。”

到了唐代,有关记载不断增多,在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有不少用板蓝根不同部位入药的妙方。

明后期,传统医学发展速度加快,《本草纲目》面世。李时珍将蓝分为蓼蓝、菘蓝、马蓝、吴蓝、木蓝五种,并指出马蓝就是板蓝,“即郭璞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虽然李时珍明确提出马蓝就是板蓝,但由于古代本草著作记录不详、诸蓝入药疗效相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民间对板蓝根植物来源的记载都比较混乱。

直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规定,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随后,又将马蓝纳入药典,称作“南板蓝根”(即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干燥根茎和根)。而现在广泛种植、出现在各种颗粒冲剂当中的,则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由此可见,中药里的“板蓝根”,并非特指一种植物的名字,而是泛指板蓝类植物的根。因此又有了“南板蓝根”和“北板蓝根”之分。由于北板蓝根(即菘蓝)耐寒、喜暖、怕水涝的习性,常生长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当然,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既然有“北板蓝根”自然就有生长在南方的“南板蓝根”了,它就是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干燥根及根茎。虽然它们拥有同一个名字,有着相似的功效,但却是来自不同的植物,一般来说,药典记载认为真正的板蓝根,是指北板蓝根,即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的根。所以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分。

关于板蓝根就介绍到这了,你知道了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