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麻山深处的蓝色事业紫云猴场镇接二连 [复制链接]

1#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春节刚过,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干部就带着群众在蓝靛育苗大棚忙碌起来。


  “今年全镇规划蓝靛种植规模达亩以上,助推‘蓝色事业’再上新台阶。”在尅座村蓝靛苗培育基地,镇*委书记粟莉一边帮农民拾掇着幼苗中的杂草,一边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麻山深处的“蓝色事业”正在崛起。


  蓝靛,是民族工艺蜡染的主要原材料。在脱贫攻坚期间,猴场镇把蓝靛产业作为群众脱贫的主要产业来抓,靠着当地的传统手艺将蓝靛青叶初加工成靛膏,再售卖给周边的染布坊,在助农脱贫增收上发挥重要作用。


  蓝靛除了做染料还能做什么?面对新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任务,要如何进一步推进蓝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效益?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个地处紫云麻山深处的小镇,了解观察一个“老字号”传统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再添新活力。

产业转型背后的“蓝色”故事

在猴场镇蓝靛育苗基地,农民正在除草。


  外人对蓝靛的了解甚少,但走进地处紫云麻山深处的猴场镇,提到蓝靛,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猴场镇属少数民族集聚地,勤劳手巧的苗族布依族群众善用青麻编织衣物,而染制青麻布料少不了蓝靛作为染料。这里不仅传承着利用青麻织布、蓝靛染布制作衣服的习惯,也传承着种植蓝靛和利用蓝靛青叶加工提炼靛膏的传统手艺。


  在脱贫攻坚期间,在当地*府的大力扶持下,群众的传统手艺被发展成脱贫产业,蓝靛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在猴场镇主要种植区大田坝村和打啷村,种植面积达余亩,成为助农脱贫增收的主要产业。


  “猴场有种蓝靛的传统,技术上不用担心,每亩成本元左右,主要是在肥料、农药和管护上。”猴场镇副镇长阮文桥介绍,每亩蓝靛可产蓝靛青叶斤,制成蓝靛膏斤,按7元每斤价格计算,亩产值可达元以上,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的项目。

一位农民正在猴场镇蓝靛育苗大棚忙碌


  “要推进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能只顾短期的单一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和长期的多元化产业效益。”年7月,粟莉担任猴场镇新一届*委书记,在带领镇*委班子成员谋划乡村振兴产业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推进蓝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猴场镇有很多农户种植蓝靛,每到收获季节,就有商贩前来收购。“开始以为都是拿去做染料,无意间我们打听到,部分客商将其作为中药材售卖。”粟莉笑着说道,发现蓝靛的药用价值后,让猴场镇找到蓝靛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经过不断调研考察,他们最终确认,蓝靛其实就是南板蓝根,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板蓝根颗粒的主要成分,市场需求很大。于是,该镇迅速转变思维,围绕蓝靛的药用价值进行开发,加工厂很快建设落地。

老树发新枝发展添后劲

蓝靛通过烘干加工后将作为中药材销售


  2月17日,记者来到小湾村蓝靛加工厂,该厂是航空工业的定点帮扶项目,于年建设,主要作为辣椒加工生产厂房,在发展蓝靛药材加工后,也作为蓝靛烘干加工。记者看到,烘干处理后的蓝靛被切碎,然后打包装袋。


  “之前蓝靛主要是拿来制作蓝靛膏,我们村种的规模不大,现在可作为药材卖,风险低,利润高,种的人更多了。”小湾村村支书秦江山笑着说。


  “蓝靛种下去可以管两季,产量高,叶子和枝干也能做药材,成本算下来并不高,不烘干卖1.5元每斤,烘干后能卖到5.5元每斤,风险低,技术要求不高,老百姓也很愿意种。”阮文桥拿起烘干后的蓝靛药材向记者展示。


  作为板蓝根颗粒的主要成分,蓝靛需求量大,加工后主要卖到广东、广西等地。“刚刚广东的药企还打电话过来联系我们商量药材收购问题。合作定下来,最起码之后十年不用愁了。”粟莉开心地说道。


  传统蓝靛种植业“老树”不断长出“新枝”,激活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围绕蓝靛种植发展的育苗、种植、加工产业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收益,也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让当地村民有了新的收入来源。


  村民徐文秀常年在村里蓝靛育苗基地干活,每天能拿到80元的劳务费,她说:“活很多,干不过来,我家的地也租出去了,可以拿到租金。现在不用外出打工,还能照顾孩子。”


  去年,猴场镇蓝靛种植达亩,惠及农户多户。“今年我们计划将蓝靛(南板蓝根)产业作为猴场镇特色优势产业来抓,规划蓝靛种植规模达亩以上。”粟莉说。

练好内功走向更大市场

蓝靛育苗大棚


  猴场镇蓝靛产业虽通过挖掘药用价值实现转型升级,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要如何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练好内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粟莉介绍,猴场镇气候条件适宜,产地无工业污染,水质好,优越的先天条件让这里的蓝靛品质有保障。


  仅仅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生产的蓝靛在市场依旧缺乏竞争力。“起初联系到药企时,他们不收,因为南板蓝根药用价值比起正宗的板蓝根稍低些。但猴场的蓝靛是纯天然的,品质好,他们也收。”粟莉说,猴场镇着力从管护和加工上下功夫,依靠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具体的实践中,猴场镇注重研究蓝靛种植栽培技术,通过引进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以专业科学的态度,提升农户种植技术,同时用种植大户带动散户,让蓝靛种植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提升了蓝靛品质和产量。“最近我们就在统计蓝靛种植的农户进行培训,培训员就是这里的种植大户,经验丰富。”粟莉介绍。


  徐荣松是尅座村的种植大户,因为经验丰富,被猴场镇邀请作为技术员,每到蓝靛育苗种植的时节,就给镇里的农户进行培训。目前,正值育苗期,他每天都在育苗基地忙活,“我几乎每天都在,村里培育的种苗品质好,猴场镇种的蓝靛大多数都从这里拿苗。”


  管护好了,蓝靛的品质也上去了,在市场上也有很大竞争力。但要达到药企标准,卖上好价钱,做好精加工也很重要。


  记者了解到,猴场镇从半年前开始尝试蓝靛烘干加工,但只是粗放式加工,规模也相对较小。


  “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推进特色食品、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我们将抢抓新机遇、乘势而上,在持续做大做强蓝靛种植的同时,推进产业深加工,做好‘中药材’大文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粟莉说,目前,猴场镇抢抓机遇,正计划围绕北部片区,以小湾村、尅座为中心,扩大种植面积,并依托制药企业优势,做好南板蓝根加工精品化,形成种植、加工示范区,进行集约化生产,提升产品竞争力,助推猴场镇蓝靛走向更大市场。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郭修伍水清郭黎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