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苗家人以水稻为生,米酒不仅是感恩土地馈赠、表达喜庆祝愿的方式,它竟然也是影响蜡染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画蜡、染色、固色、脱蜡,看似并不复杂的制作流程,其中却隐藏着无数手工巧思以及未必人人得知的秘密。
在传统的苗寨里,有些老人口中传着关于蜡染“秋后起缸,播种收缸”的说法。意思是,秋收之后开始制作蜡染的染缸,而在第二年开始播种之前把染缸倒掉清理干净。
手工与农作,自古就是相辅相成的状态,它们的背后都映射着对顺应天时的观念。
用来制作蜡染染料的板蓝根,立秋后进入成熟状态,最高可以生长至1米,制作染料产量更高;苗寨的染缸取材于自然,没有添加任何化学防腐的成分,秋冬气温较低可以大幅降低染缸的腐坏几率;此外,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种植依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开春则进入农忙期,自然会减少用来制作蜡染的时间。
不过,随着生活居住条件的提高,以及对技术品质控制能力的提升,蜡染已经成为一些苗寨的营生手段,如今可以四季制作了。
虽然部分地区的蜡染实现了作坊式的小型规模化,但是苗家人依然遵循着取材自然的原则。从板蓝根提取的蓝靛,是一种植物性染料,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避免染缸腐坏。
苗家的米酒,此时就不再仅仅是用来喝的啦。
据说,不同村寨都会上山寻找各自酿酒的菌种,这种“精酿”的过程,不仅塑造了多变的口感,还让米酒本身变成了一种活性物质。他们将大量的米酒倒入染缸之中(大型染缸通常都会添加上百斤米酒),借助酒精的力量起到防腐的效果,米酒里的酒糟还可以促使蓝靛发酵,与石灰等成分结合,帮助蓝靛溶解于水中。
正是由于染缸材料全部取材于自然,有的蜡染老艺人,在起缸的时候,甚至无需“试染”,直接通过“品尝味道的浓淡”确认染缸是否料满色足。
如果大家见过蓝靛的实物,一定会为它宛如蓝宝石般深邃的颜色而着迷。然而,从制作原料到染色的过程,却存在一个从绿转蓝,再由蓝变绿,最后定格为蓝的变化。
·正在提炼的板蓝根萃取液
·提炼过程中逐渐变蓝的状态
板蓝根通过浸泡萃取出的液体,是如翡翠般的绿色;添加石灰提炼、沉淀、过滤后(过程类似制作豆腐),才会变成固态的蓝靛原料。然而,蓝靛再次溶解后,染缸又会回归原本的绿色。所以,刚刚染制完成的蜡染作品,呈现出来的也是绿色,通过空气的氧化,彩绘逐渐变成迷人的蓝色。
·正在固色与刚刚染好的作品
我们经常听到老艺人口中的“固色”,其实就是蜡染染料氧化的过程。
看过《海贼王》的朋友,一定知道里面有位可以用口施展刀法的索隆。可你们不知道,几乎所有的蜡染老艺人,都是“用刀”的高手。
通过蜡刀蘸熔化的蜡液绘制图案,是蜡染最基本的步骤。绘画的过程中用“刀”不用笔,却是蜡染工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巧思。
蜡刀首先使用金属制作,这是因为毛笔、木头等材料都不具备保温的功能,蜡液会在离开加温器皿后快速凝固,金属(一般使用铜、铝)蜡刀的导热性能,不仅可以延缓蜡液的凝固时间,还可以避免毛笔等软性材料出现的变形问题。
除了考虑到金属材料的导热特性,为了最大程度维持蜡的液形态,蜡刀被手工艺人设计成“多片”的结构。通过两片、三片金属“上宽下窄”的排列,让刀片之间的缝隙变成蜡液的“保温仓”,既可以提高液态时间,又能最大程度提高每次蘸取的容量。
即便如此,每次蘸取蜡液可以一笔绘画的线条,最多也不过三四十公分。慢工出细活,形容画蜡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观看蜡染过程,会发现艺人们在沸水中脱蜡时,将表面浮起的蜡液取出回收。这一般都被解读为节约、环保。话虽不假,但背后还有另一层更“接地气”的原因。
全新的蜡熔化后是接近透明的状态,绘在布面上难以辨认。想象在过往缺乏现代化照明的村子里,如果画的又是精细的线条,透明蜡着实耗费眼神。相对而言,蜡在反复使用过程中逐渐变*,深化后的色彩提高了绘画的便利。
正因如此,熟练的老艺人大多选择用发*的老蜡绘画线条,使用新蜡平铺大面积的色块,从而提高蜡的“老化”过程。毕竟,“老蜡”才是让她们更省心,也被她们更钟情的。
-END-
起承文化原创内容
图片来源孙晓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后台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