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环境卫生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大人和小孩都要行动起来。我们村是传统村落,把卫生搞干净了,我们住起来也舒适。”姜康青正在给村民宣传环境卫生是的重要性。
这个眼前身穿短袖、皮肤黝黑,满脸沧桑的姜康青是正是摆贝村前线作战所所长。仅看外貌特征,完全看不出他是一名90后年轻人。出生于年的姜康青,原本是兴华水族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主任,于年响应脱贫攻坚号召,主动请缨到摆贝村开展驻村工作。
环境整治有成效
年初,刚到摆贝村,村子从坡脚到寨头,路边猪牛圈粪水四溢,房屋乱搭乱建,进寨路雨天泥泞。到处都破破烂烂,眼前环境与传统村落格格不入。
“刚来到村里时,压力大啊。村里各种问题都待解决,各项工作都要协调。”姜康青说,驻村干部就是来帮助群众解决这些难题的,这也是他驻村的初心。
一场大刀阔斧的环境整治在摆贝村开展,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负责人等对鼓楼至国道沿线进行整治提升改造行动。投入人力、物力,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环境卫生进行整治。
短短不到十天时间,摆贝村公路沿线共拆除乱搭乱建15户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67余处,清理公路沿线护坡杂草近5公里,规范占道违建户9户,排除各类安全隐患3处。
“工作开展并不顺利,群众阻挠。这些他都得扛下来了,他是个有魄力的人,顶着压力,硬是把这条路清理清楚了,不然就没有今天摆贝村这条路的畅通无阻。”时至今日,提到姜康青刚到摆贝村做的第一件事,摆贝村二组组长姜国付无不佩服的说到。
产业兴旺群众富
“产业基地建设,一是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二是老百姓能在家门口实现务工有收入。明天板蓝根基地开始整地,每天务工补贴是每人元工,早上6点集中,我送大家到基地啊,早餐我负责,不要大家出钱,你们安心干活......。”在摆贝村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姜康青正在作动员讲话。
栽苗、铺膜、送肥、除草,姜康青隔三差五都要到基地走一圈。就像家里种的责任田一样,姜康青和村民们一起守护着基地。
8月,摆贝村板蓝根迎来了丰收,20多个村民在基地收割板蓝根。看着葱葱郁郁的板蓝根,姜康青站在田埂上说:“这批板蓝根收割后,今年还可以收割第二批。”
“姜所,百香果基地那边的果子也大很勒,一颗结有5、6个好看得很。”村民杨老窝一边搬运板蓝根上车,一边大声说。
“今年百香果试果,长势不错,也快摘果了,到时候你们还有活路做啊,有钱分啊。”现场大家喜笑颜开,干活也特别卖劲。
“今年在基地干活,一天元的工资,累计下来已经得到元的工资了,我开心得不得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板蓝根基地中,杨老窝乐呵呵地说。
摆贝村产业从无到有,这些年发展了板蓝根、金钩藤、百香果,蜜蜂养殖,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高涨,产业覆盖贫困户户人。
基础设施渐完善
摆贝村是传统的苗族村子,群众居住在两层小木楼里,人畜混居的陋习依然存在。这两年来,楼房人畜混居、透风漏雨、危房改造工程在村里开展,让村子更美丽,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实施危房改造79户、老旧房屋透风漏雨整治户和人畜混居整治户,对废弃圈舍78个进行拆除。
除此之外,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帮扶下,驻村干部与村支两委共同努力,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完成修建串户路硬化米、完成组组通4条19.3公里、垃圾焚烧处理池12个、公厕建设2个。实施改水户、改圈49户、改厕户。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端起碗能吃农家饭,坐在板凳上能和村民聊家常事,挽起袖子来能干农活……”摆贝村的村支书侯渊发自内心地感慨一句,“他真正成为这个村子里的一员了。”
为更加美化村寨环境,姜康青从网上购买了许多花草树木种苗,和乡亲们一起播撒在村寨公路沿线,等待花开烂漫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始终以初心,砥砺前行,与摆贝群众一起迎接未来美好的新生活。
来源:天眼新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