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玄枵
这些天,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引起了高度恐慌,有人屯粮食,有人成箱地买口罩,有人提前服用抗病毒药物,有人道听途说,在抢购双黄连、板蓝根、藿香正气水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如果客观地看待这些行为,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惜命。一个小小的病毒,为什么弄得人心惶惶。因为它的传染性很强,致死率也不低。人人都惜命,所以人人都企图通过一些方式远离病毒。
但是,即便是国家卫健委推荐使用的清肺排毒汤,也不过是临床观察的90%的救治率。没有完全有效的抗毒特效药,正如钟南山院士前段时间说过的一句话:目前无特效药,只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力。
而就在今天早上,我打开手机,也看到了一则新闻,大意是:对于免疫力好的人来讲,新冠病毒的威胁性不高。
免疫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来自于我们身体的内在免疫系统,是人体的自然防御系统。它很像中医所说的正气,大家可以移步看我前几日写的一篇文章:新年致语:正气内存,是最好的避毒法。
免疫力越强,身体抗病能力就越强。同理,正气越足,就越不容易受到病邪侵犯。
而什么可以影响我们的免疫力,让它变得很差呢?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不稳定的情绪,比如紧张、焦虑、烦躁、担忧、恐惧等等,都会导致我们的动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免疫系统溃不成军。再看中医的说法,什么会影响人体的正气呢?
孟子第一个回答了。他说:需要道和义的配合。简单解释一下,道,需要我们做到不违背自然规律,天人合一,不胡作非为。而义,需要我们做一个言行合宜的人。什么是言行合宜?孟子进一步解释了,他说,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旦有了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这股浩然正气就会衰竭。
他又说了,有些人不懂得什么是义,老是希望借助外力培养它。实际上,义在心中,不在身外。那些抢购双黄连、囤积口罩、有病没病都盲目喝药抵抗病毒的人,在孟子看来,是揠苗助长者。不但把自己折腾得疲惫至极、人心惶惶,还没有什么用,甚至伤害了自身的正气,相当于是帮助病毒讨伐自己的免疫系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不仅仅没有益处,反而是加害于自己。
我觉得,这些人的行为都是来自于一个“私”字。因为有私心私念,所以有私欲,有了自私的行为。这些行为在旁人眼中看似无伤大雅,实际上在天地眼中很愚蠢,也很短视。
因为短视,所以只看到生命的一部分。只看到生,看不到老、病、死。所以,会因为病的到来而感到恐慌,不惜排除万难而阻止病邪的侵害。而真正的仁者,能够做到孟子所言的“道义”二字,在未知威胁到来之前能够定一口气,故仁者无敌。
仁者虽然不知医,但明白喜、怒、忧、思、悲、恐、惊任何一种情绪的过极都会反过来戕害身体的正气。愤怒使人气往上冲,喜悦使人气行变缓,悲伤使人气消,恐惧使人气下,惊吓使人气乱,忧思使人气结。总之,七情一旦动于中了,人的身体就会产生影响。
所以,人终究还是活一口气。养好的这口气,我们就能享有长寿。《左传》里面说:“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岁”。活到八十岁以下的非意外死亡者,都大抵不懂什么是气。人最多不过是活到一百二十岁的天命,但不乏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方法想追求长生不老。
这类人中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古代的帝王。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相信什么丹药、神水,能够延续自己的寿命。可是呢,中国绝大部分的帝王都是早夭而死,享有长寿的只是极个别的善于养生的皇帝。
从道家哲学的观点来看,人应该追求的不是长生不老,而是长寿。只有天地是长生不老的。有一个成语,叫“天长地久”就是来自《道德经》。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这个说法可以说是断了那些企图通过外力养生的人的所有私念。天地之所以长生不老,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生。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忘我,才能长生。
人能忘我吗?显然不能。因为人有来自肉体的欲望和来自灵魂的情感。我猜,这也是朱熹当年提出的“穷天理,灭人欲”这一观点至今仍然为人诟病的缘故吧。虽然人不可能灭除自己欲望和情感,但是至少可以试着克制它。
儒家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动于中而不发”的观点,提倡我们做一个中和之人。中和者,阴阳才能平和,才可享有健康长寿。道家认为,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它用朴素的辨证观告诉我们,只有忘我,节制自我的欲望与情感,人才能最终实现自我的追求:长寿。
这一点,庄子先生做到了。他在《逍遥游》里面说:至人无己。人做到了最高的境界,就忘却了自我的存在。他自己在生活中也是无物无我,物我等一的一个人,他常常梦想着自己是蝴蝶,是濮水里的乌龟,濠梁下的鱼儿。
他的妻子死了,他都无动于中,将自我的情绪置于悲哀与欢喜之外,神游于天地精神之中,与万物共相往来。人倘若真的做到了这样,健康长寿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