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说起家庭常备药,板蓝根得占一席之地,这东西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对感冒、发烧都有一定作用,而且还便宜。
但你知道吗?泰州有位“药王”,靠着这包便宜的中成药,一年收入上亿,工厂建得像故宫。而这人,就是“板蓝根大王”徐镜人。
徐镜人
“药王”发家史
徐镜人,年生,江苏泰州人。22岁那年,徐镜人从部队退役了,被分配到泰州口岸镇一家仪表厂。
这家仪表厂规模小,效益也不怎么好,徐镜人哪怕当上了车间主任,依旧觉得在这干不是长久之计。
不想庸碌一生的徐镜人,决定开一家制药厂。不管在哪个年代,开厂都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制药厂这种技术含量高的行业。
那个年代缺技术、却设备,很多人都因这两项,对制药行业敬而远之。哪怕明知药品生产出来不愁销路,依旧不敢下手。
70年代的药厂
可徐镜人既然决心进入制药行业,就没想着后退。他和几个工人凑了几千块,便忙活起来了。
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徐镜人带着几个工人,终归把药厂办起来了。没有国家拨款,没有银行贷款,资金周转不开了,全靠几人自己垫。
那时候他没接触过制药,也不懂技术,就千里迢迢跑到南阳,跟当地的制药厂学。幸好那个年代工厂都是国家的,人家也不藏私,这才让徐镜人成功学会。
最开始的时候,这家药厂叫“口岸镇工农制药厂”。作为一家小厂,它是极为寒酸的,连属于自己的厂房都没有,还是在仪表厂找了个地,作为自己的大本营。
然后徐镜人带着几名工人,又是当泥瓦工,又是当建筑工地,辛苦数天,总算把厂房建起来了。
口岸镇工农制药厂
6间狭小的平房,几台简陋的设备,两口水缸,零星几名工人,就是口岸镇工农制药厂的所有了。设备有了,技术有了,接下来就是生产了。
经过一番商议,徐镜人决定生产白尔定、百乃定。这是两款中药针剂,主要是针对感冒、扁桃体炎的,需求量挺大。
但在没有水塔的地方生产这两款药,实在太艰难了。原因无他,两款针剂用水量大,没有水塔,就只能自己打水了。
于是徐镜人也不把自己当厂长,每天和工人一起,轮流到两百多米外的河里挑水。一天二十缸水,得挑四五十担,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徐镜人年轻时(右一)
但对那时的徐镜人来说,辛苦不怕,怕的是药剂制不出来,幸而这种担心多余了。
年9月,两款针剂试制成功,并很快打入市场,众人的投入总算有了回报。虽说销售额不多,但也稳定了军心,让他们在制药之路上走得更坚定了。
年,制药厂从仪表厂独立出来,成为镇办企业。随着销路打开,药厂的发展越来越好了,欢喜之时,一场危机悄然而临,让徐镜人愁得焦头烂额。
原来年,我国为了打击假劣药,出台新政策,规定一个县只能有一家制药厂,严禁乡镇一级开办药厂。
而口岸工农制药厂这个镇级药厂,自然在“关停”之列。消息传来,徐镜人能不愁吗?一旦厂子被关,他和工人们这些年的付出,可就打了水漂了。
泰兴老照片
在那段时间,徐镜人到处找人,希望留下厂子,甚至找到泰兴县县长,扬州市委书记。那个时候,泰兴还属于扬州,后来再次划分,才被归属到泰州。
领导知道这个情况后,也挺重视的,毕竟他们生产的板蓝根很不错,深受当地百姓喜欢。一旦关停了,影响也不好。
于是徐镜人的药厂留下来了,只是名字改为“泰兴制药厂口岸分厂”,挂靠在泰兴制药厂名下。
扬子江制药厂大会
到年时,“口岸分厂”的产值已达一千万,比母厂泰兴制药厂的规模还大。于是到年,“口岸分厂”独立,正式改名为扬子江制药厂。
但这个时候的扬子江制药,效益虽说不差,但还没到天下闻名的程度。真正让它再上一层楼的,是年肆虐于上海的一场严重甲肝。
近30万人的感染数量,让整个上海都陷入恐慌。当时坊间传闻,板蓝根对甲肝有预防作用,市民们也不管真假,纷纷涌向各大药店抢购。
抢购板蓝根
徐镜人的扬子江制药厂,一下子接到了万包的板蓝根订单。而这个时候,他厂里的月产能不过5万包。即便如此,徐镜人也没怕,当机立断,召回所有回家过年的工人,开始日夜不停,拼了老命的干。
这注定是一场硬仗,赢了,厂子更进一步;输了,名声就坏了。
但徐镜人不曾退缩,他与工人们同吃同住,一起上流水线。当交付日期到的时候,扬子江制药给出了万包的成绩。随着蓝根顺利运往上海,其他药厂趁机涨价,徐镜人却分文未涨。
经此一事,徐镜人和扬子江制药厂一战成名,他也有了“板蓝根大王”的名号。
徐镜人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年扬子江制药厂年产值突破亿元,是江苏第一个突破亿元的药企,堪称龙头老大。从自掏腰包几千元建厂,到如今的省龙头企业,徐镜人的发家史着实励志,而更励志的还在后面。
商海沉浮
眼看扬子江制药如日中天,只要保持如今的势头,登顶全国不是梦。正在徐镜人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年,药品被举报质量问题,然而生产这么多年,药品真的有质量问题吗?
要知道徐镜人从初入医药行业,到最后的离世,最为看重的就是药品质量。他常说“没有质量的产品,不是产品”。这样的他会改了初衷,让药品出现质量问题吗?
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有一批蛇胆川贝液被定为假药。
徐镜人
此事一发生,矛头全部对准徐镜人,职务一撸到底,厂长不能干了,党支部书记也没了,徐镜人被迫离开。而扬子江药业事后则称,那批假药问题有很大疑问,根本没调查清楚。
没有徐镜人坐镇的扬子江制药,很快出现争权夺利,人心涣散的情况。至于企业效益?更是一落千丈,仅仅三年时间,就从江苏医药行业的老大,跌落到全省第72。
有数据表明,到年底,扬子江制药账面上只剩14.6元,亏损了万。
徐镜人
而徐镜人呢?并未被一时的困境打倒,被迫离职后,他又创办了中美合资庄亨保健品有限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
其实,徐镜人的实力有目共睹,他刚离开扬子江制药,就有广东、河南的一些药厂高新聘请,就连扬州市领导也伸出了橄榄枝,不过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扬子江药业的情况越来越糟,再亏下去就得关门大吉了。这个时候众人明白了,扬子江制药少谁都行,就是不能少了徐镜人。于是到年初,徐镜人被召回。
徐镜人
重回制药厂,徐镜人感慨万分。那是他一砖一瓦、苦熬多年建起来的厂子,感情怎么会不深厚?哪怕有了其他公司,扬子江制药依旧是他心里分量最重的一个。看着眼前奄奄一息的制药厂,徐镜人心痛不已,三年而已,怎么就破败成这样了?
面对这积重难返的烂摊子,徐镜人明白,“只有下猛药,才能起死回生”。那个时候的扬子江制药,设备老化,产品单一落后,而且人事冗杂、机构臃肿,简直没一处看着可心的。
摸清情况后,徐镜人开始“下猛药”了。先在内部改革,一连撤销二十多个科室,精减人,让厂内风气肃然转变。内部没人拖后腿了,徐镜人才开始谋求外部发展。
扬子江药业
药企想翻身,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只要你有独一无二、效果好的产品,还愁没销路?之前的扬子江就是败在吃老本上,三年来没点创新,只知道生产板蓝根和速效伤风胶囊。这还是他们起家的产品,都多少年了,怎么可能在日新月异的医药市场有竞争力?
但要生产什么产品,是厂子发展关键,不得不慎重。多次开会讨论后,徐镜人确定了以中药为核心的发展方向,想要建一个“中药王国”。之后,他找到中医泰斗董建华,想要跟对方合作,开发一款胃药产品。
然而董建华并无此意,便拒绝了徐镜人。可徐镜人要是这么容易放弃,他就不是徐镜人了。
董建华献方胃苏颗粒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数次北上,三顾茅庐,终于让董建华松口,得到了“胃苏饮”的秘方。当然秘方有了,接下来还得改良,让它适合大批量生产、保存。
而扬子江制药推出的“胃苏颗粒”,就是最后的成品,也是他们开发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成药。
胃苏颗粒一经推出,立刻大受欢迎,成为当年全国胃药销冠。毕竟价格低、疗效好的药品,谁能不喜欢?
胃苏颗粒
小小的胃苏颗粒,让扬子江制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到年底,扬子江制药厂产值重回巅峰,达到1.5亿元。
仅仅一年时间,徐镜人就让药厂转亏为盈,这样的能力,几人能有?自此,徐镜人的地位再无可动摇。
随着徐镜人的回归,扬子江药业的势头越来越猛,很快就走出江苏,面向全国。从年起,它就跻身中国医药行业前5名,与国内龙头企业争锋。
到年,更是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第一个销售额破百亿的单位,且不见颓势,名副其实的行业巨无霸。
扬子江制药大获成功,徐镜人自然受益,成了泰州首富。忙于工作的同时,他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爱好。
据说,徐镜人最喜欢的还是古建筑研究,这从他把集团总部修成紫禁城的模样,就能看出来了。当然,这么做,或许也是为了体验一把指点江山的快乐。
扬子江制药总部
说实话,看到这个建筑,谁能想到它会是一个企业?风景古迹还差不多。外地人路过时,总会震惊不已,忍不住拍照留念。
而公司的员工同样觉得景色不错,甚至不少人拍婚纱照,都是在这拍的。
心怀家国,坚持品质
能让企业节节高升,跟徐镜人平时的为人处事不无关系。前面说了,徐镜人是转业回老家的,曾有一段极为难忘的从军经历。
所以他对部队的感情,很不一般。在他的家中,至今仍收藏着一幅字,那是当兵时部队首长送的,写着“闻鸡起舞”四个大字。
所以哪怕退役回家了,徐镜人依旧心系部队,他常说:“没有人民军队保家卫国,就不会有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更不会有扬子江药业的今天。”
徐镜人
对于拥军活动,他向来是十分支持的。创业之初,他没精力和机会回报部队,但等稳定下来后,徐镜人就开始行动了。
从年起,他每年都会去慰问三军仪仗队。与官兵们接触多了,徐镜人了解到不少战士患有胃病、静脉曲张、脚气等病。
得知这一情况后,徐镜人立刻让公司赶制了一批特效药,无偿捐给仪仗队官兵。
年,扬子江制药又向北京仪仗队捐了各类药物、电脑等物品,价值约20余万元。因为此事,药厂还收获了仪仗队回赠的“军民鱼水情深”铜牌。
扬子江药业俯视图
徐镜人不光自己慰问,为了让集团人员领会仪仗队百折不挠、同心协力的图团队精神,还多次派人过去学习。与此同时,他们药厂每年都会从仪仗队招聘一批退伍军人,促进军企和谐发展。
年香港回归的时候,徐镜人更是捐款万元,与中央电视台和部队宣传部门,联合举办大型文艺晚会,为即将驻港的解放军送行。
得知很多官兵有胃病,徐镜人大手一挥,又捐了价值数十万元的胃苏颗粒。
徐镜人
年,江西九江爆发洪灾,危急时刻,总是解放军战士们最先出现。然而解放军也是血肉之躯啊,连日救灾、洪水浸泡,各种磕磕碰碰,免不了带病带伤。
这个时候,徐镜人出现了,带着一车车价值约万元的药品出现了,还沿着长江大堤一路分发。
4年建军节前夕,60岁的人了,还冒着酷暑,来到西沙群岛慰问驻岛官兵,为他们送去5万多元的电脑,20万元用于改善生活的费用。
徐镜人热爱部队,也热爱这个被子弟兵保卫着的祖国。都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家国大义上,徐镜人和他的药企从没输过。
汶川地震扬子江药业支援
8年的汶川地震,年的新冠肺炎,都有扬子江制药的身影。而在平时,他还筹建希望小学,捐助弱势群体,爱心行动从未停止。
与此同时,徐镜人严抓药品质量。在他的眼里,“一瓶药两条命,一条是消费者的生命,一条是企业的生命,丝毫马虎不得。”在扬子江制药厂,与质量有关的标语随处可见,每年还开展质量月活动,力求做好每一粒药。
为了保障质量,徐镜人还制定了严苛的规矩,一旦发现对质量问题懈怠的员工,绝对严惩不贷,任谁求情都没用。当初徐镜人有个亲戚犯了错,就找徐镜人求情,结果被一口拒绝,让按制度办事。
然后这个亲戚又去找徐镜人母亲,最后还是按规章制度行事了。
徐镜人在新春晚宴上
公事上严格,但在私事上,徐镜人也颇为暖心。当年有个叫许宁娜的员工,在鞍山做销售工作。
年5月,徐镜人夫妇去东北视察,还专门转道鞍山看了许宁娜。那个时候,徐夫人脚部有扭伤,仍坚持上三楼看员工的居住环境。这样的老板,真的很少见。
或许正是如此,让扬子江制药风风雨雨五十多年,发展却还越来越好。进入21世纪后,扬子江药业不断推陈出新,上市了20多个独家中药。
到年,扬子江制药的年销售额更是达到亿,员工10余名。而他本人,更是以亿元的身价,稳居泰州首富。
杨子江药业
溘然长逝
徐镜人能成为千亿药王,跟他的勤勉工作,绝对脱不开关系。在企业高层眼里,徐镜人“一直都在奋斗,从未休息一天,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周末和节假日。”
而在他的员工看来,这样一位老板,根本不像七十多岁的老人,思维敏捷,热爱生活。最令人惊叹的,就是他的工作节奏。每天6点到办公室,深夜才结束工作,还全年无休。这样的状态,几个人承受得了?
或许,徐镜人是不得不承受,毕竟他身上扛着千亿药企、万名员工,是多少家庭的未来?然而这样的工作强度,终归压垮了他。
徐镜人
年7月12日,徐镜人在新疆出差期间,不幸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这一年,他才77岁。生命最后一刻,他的案头还摆着未处理的工作计划。
终其一生,徐镜人都在为扬子江制药殚精竭虑。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当徐镜人离世的消息传出,外界纷纷愕然,明明前些天还精神矍铄老爷子,怎么就突然没了?一时间,许多人悲痛不已。
7月12日晚10点,一辆中巴、一辆救护车、一辆私家车,缓缓进入扬子江药业杏林广场,路边是无数送行的群众。随着车辆近前,人群中突然出现了呼唤的声音:“老板,您回来了!我们想您!”再之后,就是哽咽的声音了。
接回徐镜人遗体画面
徐镜人倒下了,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回想起老板照顾他们的点点滴滴,员工们怎会不伤心?徐镜人灵体一回来,来为他送行的人就络绎不绝。
这里面有他的员工,有他的亲朋好友,有他的商业伙伴、政府人员,还有敬其作为、自发前来的群众。
徐镜人的灵堂设在扬子江大礼堂,这是扬子江集团总部所在地。
大大的礼堂里,静默在无声蔓延,前来吊唁的人那么多,却无一点嘈杂之声。能看到的,只是众人发红的眼眶,无声的哭泣。到17日,遗体告别时,更有数万民众自发前来,为其送行。
徐镜人遗体告别仪式
说实话,企业家做到徐镜人这个份上,真的是少有。五十多年来坚持做中药,始终保持品质,坚持为员工、为患者谋福利,这样的良心企业家,为何不让他长命百岁呢?这样的感叹,得是多少人的心声?然而斯人已逝,终归要面对现实。
徐镜人突然离去,扬子江制药又该何去何从?他的继任者徐浩宇,能将父亲留下的商业王国发扬光大吗?会坚持父亲的遗志吗?这一点,需要时间才能考验出来。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徐镜人干实业这么多年,始终坚持“三不”原则,即不上市,不兼并,不搞不熟悉的产业。
徐镜人
还有一点,徐镜人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这个人不喜欢负债,所以也不喜欢负贷经营。
徐镜人坚持保守的发展策略,稳扎稳打,哪怕拖慢集团发展速度,也不肯打破这几个原则,徐浩宇会跟父亲持同样想法吗?可以预见,在“不上市”这一点上,父子俩看法似乎是不一样的。
徐镜人坚持不上市,是因为他“以前吃过亏,不想跟别人掺和在一起。”但徐浩宇却没这种想法,他年进入集团,在销售、经理等职位上历练过,到年就成为集团副董事长了。
可以预见,他的工作经历比较顺利,与父亲有不一样的感悟。
徐浩宇
年徐浩宇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在未来,上市是必须的,兼并收购也是必须的。尤其对小型企业而言,上市、兼并是最好的出路,否则很容易被资本淘汰。
在不搞不熟悉的产业这一点,父子俩意见一致。徐浩宇对医药产业十分看好,认为这是朝阳产业,很有发展前景。今年三月,徐浩宇还对外透露,集团正在向防未病方向积极筹备,如食品保健品、保健器械等。
但愿在他的带领下,扬子江制药能越来越好,不负老父一生心血。